地址: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南路53号 邮编:044000 电子邮箱:ycstbgs@163.com
电话:(0359)2661668 传真:(0359)2661669
版权所有: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晋ICP备17003536号


这则成语典故,发生在渭河、黄河、汾河、晋国国都绛城,今新绛。公元前 647 年。见《春秋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。
晋国惠公时,遭遇大旱,仓廪空虚,于是向有姻亲关系的秦国求助。虽然秦晋二国因为割地一事有些矛盾,但秦穆公还是决定把粮食借给晋国救急:“有负于我的是晋君,而不是其百姓。忍饥挨饿的是晋国百姓,我不忍心因其国君有负于我而让百姓受灾!”于是,秦国就派了大量船只,从其都城雍城装载粮食上船,经过渭河东下进入黄河,再从黄河北上,进入汾河,最终到达晋国的都城绛。整个运粮船队沿途八百里首尾相连,络绎不绝,故史称“泛舟之役”。不巧的是第二年,秦国也发生灾荒,晋国却大丰收,于是秦国也向晋国求助救急。晋惠公却背信弃义、拒绝援助。秦穆公大怒,率兵大举伐晋。晋军大败,惠公被俘。还是穆公仁慈,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晋太子公子圉入质于秦为条件,然后送晋惠公归国复位。
这则成语典故,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漕运事件,意义重大,表示了人应该知恩图报,不应该忘恩负义。作为君王,仁义即为霸主;无道便会灭国。